提起草原,与之相联的定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卷。几千年来,人们游走于画卷之中,即使是喧嚣的都市生活也不曾打破它的安详与宁静。于是画卷之中与画卷之外的人们只将它看做是一方净土。
5月30日,地处内蒙古科右前旗草原深处的勿布林苏木蒙古族牧民吴六十九的家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国网科右前旗供电公司的员工,他们此行来的目的就是为牧民吴六十九家检查风光互补设备,同时向他宣传用电常识,看得出来吴六十九和供电所的员工很熟识,双方互相热情的打着招呼。
在吴六十九家房屋后面。一个小风车正欢快的呼啦呼啦的旋转着,旁边是一块熠熠生辉泛着蓝光的的太阳能面板。“这就是一部风光互补的发电装置,在勿布林苏木的所有牧民家里,几乎都装着这样的设备。”国网科右前旗供电公司勿布林供电所所长包永福这样介绍说。
吴六十九家有6口人,经营着4000亩的草原牧场,养殖着600只羊、100头牛。过去,由于当地牧民居住分散。“用电难”问题一直制约着牧民的生产生活。吴六十九说:为了养殖需要,家里购置了一台柴油发电机,遇到柴油紧缺的时候,买不到油,发不上电,全家人的吃饭照明和饲料喂养等问题都不能顺利解决,生产、生活十分不便。
2016年开始,当地政府先后投资313万元,与国网科右前旗供电公司合作为73个牧点试点安装了风光互补发电设备,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和风力发电机共同发电,移动的牧民家里从此有了稳定电源。
风光互补发电项目的运行特点是:白天,利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释放的能量接收下来,变成电能,然后储存在一个电柜里。遇到阴雨天,太阳能发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时,牧户家里的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可以运转,从而将风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风能、太阳能互补,有效地保证了电力的供应,最大限度地解决了牧民家里的生产生活所需的电能。
吴六十九的妻子诺恩吉雅是一个勤劳淳朴的人,我们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打扫房间,这是一个三室一厅的平房。屋内收拾的整洁温馨,新款时尚的液晶彩电正播放着电视新闻。客厅的一个装饰柜上,挂满了10岁女儿沙丽娜和6岁儿子阿迪斯幸福微笑的照片。诺恩吉雅高兴的说,过去,她一家依靠柴油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只能解决照明和饲养问题,不能使用冰箱、冰柜。家里如果宰了牛羊,全家人就要尽快吃掉,不然就容易变质腐烂。现在,家里买了冰箱、冰柜,宰杀的牛羊肉可以储存起来,吃一点拿一点。现在,“冰箱、彩电随便用。孩子没事儿就用电脑上网听歌看动画,我也经常到网上跟天南地北的外地亲友聊天儿,太方便了!想想过去,就连用个手机都没法充电的日子,真是变化太大了!“风光互补”让我们无论天气怎么变化都可以用上比较充足的电。
勿布林供电所所长包永福说,风光互补发电项目的实施解决了部分牧民因居住偏远、分散、远离电网而不能用电的问题,使用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牧户,不但能完全解决生活用电,而且还能解决小面积饲草料基地灌溉和人畜饮水等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近年来,国网兴安供电公司在为偏远牧区供电的工作中,充分考虑草原无电牧民距离电源点遥远、居住特别分散的特点,充分考虑草原深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考虑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措施,用单户式风光储发电设备为草原牧民通电。因为如果用常规电网为草原深处的牧民供电,需要架设很长的输电线路,其经济性很差,对草原的破坏性也很大。而草原深处风能和太阳能蕴藏量十分丰富。采用风能、太阳能这些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则可基本满足牧民们的生活及照明用电。利用单户式风光互补发电设备既可以有效解决牧民的用电问题,又能保证草原不被破坏。因为这种设备占地面积很小,在牧民家的院子里甚至窗台下、蒙古包旁就能安装。因此,风光互补工程不仅被称为民心工程,也被牧民亲切的称为草原上的小“太阳”。
走出牧民吴六十九家的院落,我们看见院内的车库里停放着一台崭新的绅宝轿车,他高兴的告诉我们说,现在有了风光互补,牧民家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在城里有两套房子,家里有汽车的牧民比比皆是,谈到以后的打算,他信心满满的说:明年一定要扩大养殖规模,装设机电井,让牛羊喝上纯净水,也让牛羊沾点“风光”,看到他喜上眉梢的样子,我们也真心的祝愿吴六十九以后的日子风风光光!
风从草原来,电随牛羊走。行走在草原深处,收获的不仅仅是牧民们生活上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更令人惊喜的是风光互补正为这个古老的民族架起一座通向美好明天的金桥。(文字/杨林 穆岩 摄影/白光元、张振远、李广杰 、张昭)
长 按 关 注
国 网 蒙 东 电 力
投稿邮箱:meitiyewu@163.com
责任编辑:卓拉 审核编辑:韩振安 主任编辑: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