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潮来了!席卷全国中东部,连一向出淤泥而不染的云南此次也束手就擒了~
在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最寒冷的日子里,一股补充的冷空气又来了。所以寒冷升级up~up~up~
这次寒潮有多猛?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是这样形容它的:
在这样的寒潮里,也就没有昆明、广州、海南避寒等说法了,因为不管去哪里,都如同从一个冰箱到了另一个冰箱。
以昆明为例,最冷是2月2、3、4日,气温低至0℃、1℃,常伴0℃。
温差最小是2、3日,那时将会让你分不清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夜晚……
云南省气象台预计:1月31日至2月6日,云南省自东向西将出现一次强降温、持续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过程期间日最高气温累积下降8—12℃,局地可达14—16℃,滇中及以东地区过程最低气温将低于0℃,并伴有小雪局部中到大雪。
面对新一轮寒潮来袭,你真的准备好了么?快来一起了解这些中医小常识,让你在这次寒潮中“全身暖乎乎”。
中医认为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血液供应往往不足。自身热能不够,就要求助“外援”。
御寒方法: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每次泡脚 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同时配合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这样可起到调理脏腑、温通经络的作用。
“腰为肾之腑”,肾喜温恶寒,一旦它觉得冷就会立刻“闹情绪”,男性会腰膝酸软、早泄,女性则容易月经紊乱、痛经等。因此,无论男女天冷时一定要穿中长外衣,不要让腰部裸露。
御寒方法:平时可用双手搓腰眼,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头为诸阳所会,百脉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袭,易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等。
御寒方法:天越冷越要给头部保暖,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
此外,每天清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气血不衰。
颈椎病多见于外感风寒湿邪,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上承头颅,下接躯干,还是咽喉要道,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这一旦受寒,颈椎病、咽炎、脑血管病就会接踵而来。
御寒方法: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围巾,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
背为阳中之阳, 背俞穴与体内五脏六腑相通连。当背部保暖不良时,风寒容易从背部入侵而损伤阳气令人生病,或使旧病复发加重,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开始。所以保持背部温暖,不仅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
御寒方法:年老体弱者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夜间起床时应披衣防感冒。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给后背晒个“日光浴”,热流会让全身舒服。
“膝为筋之府”膝部受凉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
御寒方法:保护膝关节的关键是保暖防寒,戴上护膝,或选择膝部加厚的毛裤,注意运动不要过量。
耳朵体积小,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很容易散发。外加耳朵皮肤薄,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极易长冻疮。
御寒方法: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坚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约5~10分钟。
严寒的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气温骤降,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年老体弱的人应该早睡晚起,等到日光比较充足再开始进行体育锻炼。
雪天路面湿滑,尽量不要外出。如果不能避免,则要选择平底防滑鞋,以凹凸不平、齿轮纹深的牛筋底防滑效果最好。发生意外摔跤时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冬天骨质较脆,这种姿势极易造成手臂骨折。应尽可能用屁股朝地,双肘撑地,以减轻后背、后脑勺撞向地面的冲击力。
万一摔骨折了,不能乱揉乱动,可根据情况用书本、衣物等进行固定,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症状:心慌、胸闷、眩晕、头痛、舌头麻、言语不清、体乏无力、肢体麻木等。
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医师朱波表示,进入冬季,高血压、心绞痛、心衰、急性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尤其在气温骤降的时候要特别引起重视。气温下降,血管收缩会导致血流量减少、血压升高,平时血压控制很好的高血压患者会突然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一旦血压出问题,也将牵连脑梗塞、脑血栓发作的风险增大。对于冠心病的患者而言,天气变冷后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心衰的病人更要注意了,心衰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就是感染,感染后会诱发心衰,使得以前比较稳定的心衰变得不稳定。
预防的正确做法是:气温骤降时要及时增添衣物,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人体头部的血管神经极为丰富,天气寒冷头部一旦暴露,就会使得血管收缩,不仅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还容易诱发感冒和面部神经疾病;勤测血压,如果发现血压波动厉害,要及时就诊;适当锻炼身体,饮食均衡合理,保持心态平衡。对于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加药,坚持吃药控制病情,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症状:咳嗽、咳痰、气急、气短、呼吸困难、胸闷,行走后加重等。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季节,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师史锁芳解释说,冬令时节大自然呈现“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之境,从解剖位置、肺脏的特点看,由于“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肺为华盖”,所以寒邪易伤卫表、易袭鼻窍,故易于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恶寒、发热、咽痛、咳嗽),鼻炎、急性扁桃体炎(发热、咽喉肿痛、失音),该季也是“流感”肆虐以及气管炎、咽喉炎、肺炎、哮喘、慢阻肺、肺心病急性加重高发的时令,尤其是脑力劳动者、老人和儿童以及原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预防的正确做法是:冬季户外寒冷,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室内,因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处于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可使用加湿器、取暖器和空调等;多喝白开水,保持呼吸道始终处于湿润的状态;雾霾天减少室外活动,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通风差的公共场所。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症状:下肢及关节发凉,疼痛肿胀,行动不便。
天气变冷,要防寒痹,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老寒腿”。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都属于该病的范畴。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介绍说,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容易招致寒邪的侵袭,而寒邪侵袭人体的经络,脉络凝涩,气血不通,形成淤血阻滞,不通则痛,逢寒加重,老寒腿表现为受凉后膝盖周围疼痛,活动不方便,严重的影响休息。
预防的正确做法:首先应该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寒,一旦发现不适,应立即到医院治疗,以免病情加重。一般说来,采用药物、针灸、按摩和理疗都是很有效的。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热水或药汤先泡泡脚,以达到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沈计荣主任也提醒说,患有老寒腿的老年人冬季尤其要预防跌倒,老寒腿的病人本身活动不便,再加上冬季穿衣过多,更容易行动不便,稍微活动几下就有可能跌倒,造成髋关节骨折等更大损伤。
症状:四皮肤干燥、瘙痒,出现局部性红斑或风团。
在寒冷的冬天,稍不注意呵护肌肤就会出现问题。皮肤干燥、瘙痒是冬季最常见的问题,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闵仲生主任介绍说,冬季气候干冷,很容易使皮肤表面的水分、化学物质流失,皮肤毛孔收缩,血流量减少,使皮肤失去很好的滋养,出现干燥瘙痒。保暖工作不到位,手和脚会容易生冻疮,厉害的还可出现在脸上,虽然不是大病,但会影响生活质量。除了常见的冻疮以外,气温过低还会引起寒冷型多型红斑和寒冷型荨麻疹。寒冷型多型红斑跟冻疮有些类似,表现为红斑,中心有水泡,有靶形损害,同时伴有瘙痒,疼痛。寒冷型荨麻疹则表现为风团,伴有瘙痒。
预防的正确做法:注意护理好肌肤,及时涂擦保湿霜,最好是医用护肤品,使皮肤保持一定的润泽度;洗澡水温不可过热,肥皂要选用刺激性较小的,不可过度擦洗皮肤;体质怕冷、手足发凉、脉沉而弱,平时可多吃羊肉等温热食品,还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如发生冻疮可局部多按摩,也可捈冻疮膏。如出现前面提到的寒冷型多型红斑或寒冷型荨麻疹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若文中有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