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用电冰箱创始于上世纪20年代,至今不过百年历史。在这之前,盛夏时节人们也一直用冰块来保鲜食物、制造冷饮,那么夏天的冰块从何而来?答案是:冰窖。冬季把结冰的河水凿成一块块冰,埋在地洞里密封储存,到了夏季就能以冰消暑。不过这是古代北方人才有的奢侈享受,南方冬季不结冰,就不好办了。
1
”
多水、天寒的天津适合取冰
清代对用冰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工部设有都水司,专门管辖冰窖,只有皇宫王府、大臣官员夏天才可以用冰,民间不准擅自经营冰窖,因为夏季卖冰是无本万利的买卖,所以需要管控,当然有钱人仍有办法买到冰,但物以稀为贵,冰是奢侈品。
1860年天津开埠后,一方面清廷的意识逐渐开放,另一方面洋人不管大清朝那套规矩,对冰窖的管控开始放松,夏天用冰量增多,利润丰厚的冰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此时天津形成了四大冰窖——盐坨过街阁(今意大利风情街附近)同和冰窖、西北城角永吉冰窖、东南城角魁丰冰窖、河北大街三条石永和冰窖。这几家冰窖分别从海河、南运河及墙子河中取冰。
官办冰窖大多用砖石砌筑,成拱形,深入地下,规模较大;民办冰窖基本方式是挖掘土坑,窖穴贮冰,堆成一座座小冰山,夏天逐一取用。一般一个冰窖占地100平方米,要挖好几米深。
清宫内储水降温
清代北京的冰窖
天寒地冻后,工人先用冰镩子在冰上凿出一尺多宽、两尺多长印儿,再使劲儿把冰凿开成块状。冰块都浮在河面上,用挠钩子一块块拉上岸。在从河边到冰窖的路上事先铺好竹片做的滑道,用草绳把冰一一系好,顺着滑道拉到冰窖里码放整齐。为防止冰块间相互粘连,在冰窖底部先铺一层稻草,码上一层冰块,再铺稻草,再码冰。都码好后,盖上厚厚的草垫子,用碎麦秸和泥把“冰山”四周封严实,把冰窖也封严,这样就能保证冰一直不融化。
到了夏天,冰窖工人拆开一座小冰山,穿着橡胶套裤,用铁钳把冰块从冰窖里拖曳出来,码放在拉货的马车上。冰窖行业是“大爷买卖”,买主不招自来,尤其餐饮业、鱼肉行业,夏天必须用冰储存食物,不然很容易变质;一些富人家庭也要买冰,除了保鲜食物外,还用冰给室内降温。
天津卖冰的老照片
冰窖业繁荣,催生了冰车行业,即冰贩子,类似于脚行,也是半性质,分青县帮、沧县帮、杂帮,各自划分地盘。
冰窖往外运冰时,洒下好多碎冰块。住在冰窖附近的穷人家孩子挎着小竹篮捡“冰核儿”,打理干净,走街串巷叫卖。胡同里的小孩端着小碗儿跑出来买,二分钱能买一小碗冰核儿。
民国时期,官禁正式取消,陆续出现了很多民营冰窖。30年代,有15家冰窖组织了联合协会,命名为“冰业同业公会”,公定价格,以销定产,限制各户的储冰量,维护全体利益,减少恶性竞争。
南市冰窖赵家大门
冰窖业生意做得最大的是东南城角魁丰冰窖,老板叫赵汉卿,人称“冰窖赵家”。《天津地理买卖杂字》有一句:“达摩庵,关帝庙,建物大街有冰窖。”说的就是赵家的生意。
当年南市华安大街有一大片灰瓦房,一对石狮子把守大门,厚重的门板、高大的门洞,就是“冰窖赵家”老宅。这里一共四套院,与西边的赵家祠堂连为一体,房屋雕梁画栋,院内有走廊、花坛。
赵家老宅对面是天津第一家广播电台旧址,最初也是“冰窖赵家”的房产。苏文茂就是在这个大院门口遇见的师父常宝堃。40年代末,这里改为新华广播电台,也就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老城厢东门里也有一条“冰窖胡同”,长三百多米,北起东门内大街,南至贡院东胡同。《天津地理买卖杂字》中还有一句:“高台阶,华家门,冰窖胡同李善人。。
民国的冰箱
能买得起冰的大户人家,把冰放在“冰箱”里。冰箱是一个木头柜子,里面用铁皮做衬,分上下两格,下面放冰,上面放食物,起到保鲜冷藏作用;把西瓜放在里面冰一下再拿出来吃,就是冰镇西瓜。冰箱其实很便宜,但是冰贵。
现在我们喝的酸梅汤,是清宫御膳房为皇帝熬制的消暑饮品,后流传到民间。用山楂片、陈皮、话梅、油杏干、酸枣面、鲜柠檬汁、桂花、甘草等原料加水小火慢煮成暗红色,号称可治百病的“神仙水”。清人让廉《春明岁时琐记》写道:“伏日……有舍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
酸梅汤盛在一个大瓷瓮里,把瓷瓮放在木桶里面,夹层码上冰,就能喝上冰镇饮料了。一般卖酸梅汤的,还会同时卖红果酪、雪花酪等冷饮,也离不了冰块。
民国冷饮摊
曾经上有一种“果藕”,又叫“雪藕”。外表细嫩光滑、洁白如玉,可以当水果生吃。先把果藕放在加了冰块的水里拔几个小时凉透,然后切成薄片,装在碟子里,配上白糖蘸着吃,入口凉爽脆嫩。
40年代中期,冰窖行业改为供应工业用冰为主。随着人造冰的问世及制冷设备的发展,制作冰块比原始方法简单多了,冰窖行业逐渐转型。不过,在冰箱尚未普及的80年代,夏天冷藏仍靠冰块,相信很多70后甚至80后的孩子,对装满大冰块的三轮车,以及装着冰块的大木桶里整齐码放的山海关汽水还有深刻记忆,那是真正的“冰镇饮料”。
友情链接